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单亲妈妈”?

在自然界中,“不负责任的爸爸”貌似是个常见的现象,因为大多数的动物,尤其是独居动物,它们的雄性通常只有在发情期才会与雌性短暂的相处,之后就分道扬镳,留下雌性独自抚养后代。

在自然界中,“不负责任的爸爸”貌似是个常见的现象,因为大多数的动物,尤其是独居动物,它们的雄性通常只有在发情期才会与雌性短暂的相处,之后就分道扬镳,留下雌性独自抚养后代。这种“单亲妈妈”抚养后代的方式弊端是非常明显的,那么,为什么这种习性还能成为主流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image.png

“单亲妈妈”抚养后代的弊端

在独居动物中,单亲妈妈是非常常见的,在整个猫科下,除了狮子外,其他动物都是“单亲妈妈”,熊科动物也是如此,独居的节肢动物,比如螳螂、蜘蛛等也是如此。

但是,“单亲妈妈”抚养后代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单亲妈妈就意味着雌性要独自度过整个妊娠期,比如老虎,雌性老虎在怀孕后回归单身,它要带着不断长大的胎儿捕猎生活,这不仅会增加母虎对食物的需求,还会一定程度的降低母虎的战斗力。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单亲妈妈”?

其次,单亲妈妈就意味着觅食时,幼崽是不安全的,因为一旦离开,还没有战斗力的幼崽就可能会被其他动物吃掉,比如在野生环境下大熊猫幼崽就容易被豺吃掉。

同时,对于一胎多崽的动物来说,它们在抚养后代的过程中,必须要增加食物量,对于食肉动物来说,还需要提供一些小型的猎物供幼崽练习捕猎的技能。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单亲妈妈”?

第三,单独带着幼崽的成年雌性危险系数也会增加,比如现存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雌性北极熊带着幼崽时,捕猎成功率会降低,在食物匮乏的季节,还会被其他成年的公熊盯上,为了保护幼崽,雌性往往会拼死一搏,但是在巨大的体型差下,它们往往是保不住幼崽还可能会受伤。

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猎豹也是如此,它们为了保护幼崽会跟花豹、狮子这些比自己大且凶猛的食肉动物对决。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单亲妈妈”?

因此,这些动物如果是由夫妻双方共同抚养后代的,在妊娠期,雄性作为主力,能够保障雌性的营养供给,对腹中胎儿的发育是有利的,而且有了雄性它们能够交替的外出捕猎,也能保护幼崽尽可能少受其他食肉动物的偷猎,最关键的是雌雄共同对抗外敌,风险也会降低,幼崽的成活率也会大大提高。

但是,动物的习性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它是长期演化的结果,一种习性能够得以保留,必然是具备“利大于弊”这个特点的,或者是对于这些动物来说,雄性的加入并不能提供太多的好处,不然这种习性早就被淘汰掉了,那么,动物界的“单亲妈妈”究竟是倾向于哪一点呢?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单亲妈妈”?

对于单独抚养后代的动物来说,雄性的加入其实好处并不大

虽然从表面上看,雌雄共同抚养后代好处多多,但是对于这种单独抚养后代的动物来说,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首先是节肢动物,大多数的节肢动物是独居的,而且节肢动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交配后很快就产卵,最关键的是大多数节肢动物没有照顾卵的行为,比如螳螂等动物,它们产下卵后就离开了,此时雄性加入与否没有任何的帮助。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单亲妈妈”?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独居的食肉动物。独居的食肉动物其实已经用自身的改变把怀孕对个体的影响降低到了极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老虎之一,它们的雌性平均体重在120公斤左右,一胎平均能生2-3只幼崽,但是单只幼崽出生时体重仅有1公斤左右,占体重的1/60左右,而东北虎在不同季节,甚至在进食前后的体重差都有十几公斤,甚至几十公斤(季节),况且东北虎幼崽在体内还是慢慢发育的,所以就这个重量对于母虎来说几乎是没有阻碍的。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单亲妈妈”?

其实,东北虎这还不算离谱的,大熊猫体重平均在100公斤左右,它一胎通常只生1只幼崽,而幼崽出生时的体重平均仅有120克,这个体重几乎不会成为雌性大熊猫的负担。

因此,在捕猎这方面,这些单亲妈妈自己与有雄性加入,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单亲妈妈”?

刚出生的大熊猫,说完了捕猎,我们再来看一下幼崽保护方面,虽然雌雄轮流的守护幼崽安全系数更高,但其实对于独居的食肉动物来说,它们的幼崽本身就在领地深处,在领地边缘还有气味标记,用这种方法能尽可能少的避免动物闯入,况且单亲妈妈都会把幼崽藏在领地深处隐蔽的天然洞穴、茂密的草丛中,而这些幼崽也非常的听话,很少会离开藏身地,这也足以抵消雄性带来的帮助。

至于进食更多就更无需担心了,因为食肉动物捕猎的猎物通常都超过了自己一次能进食的量,在哺乳期,它们只需要多吃一点,甚至把吃剩的猎物拖回领地就可以了,此时雄性的介入反而会导致食物不够。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单亲妈妈”?

最关键的是与单亲妈妈共同生活的幼崽们会一天天长大,它们会逐渐的学习捕猎,成为母亲的助力,此时更不需要雄性了。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有利于整个种群,我们还是以独居的食肉动物为例,雄性在交配完成后就离开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与多只雌性繁殖,我们都知道,独居动物的雄性在繁殖期需要与同类同性竞争,而竞争的胜出者往往基因要更强大一些,这样的雄性留下更多的后代,对整个种群也是有利的。

为什么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是“单亲妈妈”?

总结

动物界的“单亲妈妈”通常是独居动物,而独居动物就意味着无论雌雄它们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它们也喜欢靠自己,而这些动物的雌性,要么是产卵后就不管了,要么是妊娠期胎儿非常小对自己影响小,所以,雄性加入后的作用反而不是很大,相比较而言,留下更多优质的后代对该物种越有利,所以这种习性也就在这些动物中能够一代代的遗传下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吾爱宠物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uaigou.com//show/605.html



上一篇:能把毒蛇当辣条的刺猬,到底有没有天敌?

下一篇:世界上最小的青蛙之一,仅有拇指盖大小

相关推荐

评论加载中...
养宠网是有温度的多方面为宠物爱好者提供众多场景式经验知识,帮助宠友们建立适合自己与宠物新的开心的养成服务平台。